玉珏

这是母亲留给他的遗物。

而剩下的那半枚,收在夏清婉的手里。

……

大约十年前,那会儿谢长离还不姓谢。

他的母亲也是个得宠的妾室,跟他的父亲两情相悦。主母怕庶子争家产,很早就将他强行送去很远的地方拜师学艺。后来母亲病逝,父亲悲痛之下一病不起,主母起了赶尽杀绝的心思,趁机买通凶手追杀他。

彼时谢长离才十岁,独自流落逃亡,整整三年时间,惊弓之鸟般四处逃窜。

后来,仍被人射成了重伤。

所幸他命大,拖着伤口拼命逃脱,藏身在庐州一座寺庙附近的柴房里,淋雨后发起了烧,几乎命悬一线。

少年在垂死的边缘挣扎,回想自幼的遭遇和丧亲之痛,疲累而心如死灰,在冷雨凄凄的夜里陷入昏迷。

醒来的时候,旁边蹲着个小女孩。

大约五六岁的模样,生得玉雪可爱,拿柔软的小手贴在他额头试温,还不忘吩咐随身仆妇给他喂汤药。连他身上的伤口都处置过了,还不知从哪里寻了棉被褥子,将他看顾得颇为妥帖。

其后数日,小姑娘都会来看他,送药送汤,无微不至,还会变着法儿哄他开心。

可惜那时他心如槁木,无动于衷。

后来,小姑娘说她要回家去,不能再来看他了。谢长离心底终究生出不舍,怀着满腔感激,拿出母亲留给他的玉珏,将半枚送给她,虽未说什么,其实已存了日后报答的心思。

再后来,他遇到曾名满天下的恩师,又因命运作弄,怀着血海深仇进了提察司,却始终不知那小姑娘身在何处。

直到两年前,他在京城的街头看到一双与记忆里小姑娘肖似的眉眼,衣衫破旧,处境可怜。那一瞬,仿佛烈日骤然穿透浓云照进来,他不假思索地冲过去,看到那女子正在典当铺当东西,手里拿着的恰是那半枚玉珏。

谢长离脑海里轰然一声。

于是他收留了夏家。

谈及往事时,夏夫人却十分惋惜,说这玉珏是长女夏清婉带回来的。只是那会儿夏清婉寄住在庐州的外祖家,后又染病高烧忘了旧事,不记得确切来处,因进京后被生计所迫,才想着典当了续命。

谢长离却认定了她。

为那双眉眼,也为那半枚玉珏。

只可惜那会儿公事极重,又是他从副使升任统领的紧要关头,长年在外奔波。而夏清婉命途多舛,不知是被谁拐走,等他回京的时候已经没了踪迹。谢长离费了好些力气去寻,却始终杳无音信。

京城中传言纷纭,都道他对夏清婉一见钟情。

其实只有谢长离自己清楚,那只是为昔日好心相救的交情,他想投桃报李,回馈绝望时穿破云翳的那道天光,仅此而已。

至于旁的,提察司向来是流言所集,牵扯太多的事,无需去堵别人的嘴。

谢长离便从未理会过。

前阵子虞家获罪,扬州知州荀鹤大抵是见过寻人的画像,为投所好,将蓁蓁的画像送来。说是美人难得,他特地花重金从奴婢堆里买了馈赠入京,免得明珠蒙尘、所遇非人。

谢长离瞧着那双眉眼,心生恻隐。

遂收了蓁蓁为妾。

此刻摩挲着玉珏,少年时的记忆、初遇夏清婉时的景象,连同今日的争执在脑海里轮番划过。

谢长离一旦想起夏清和的胡言乱语,便忍不住皱眉。

他从未有过那些龌龊念头。

当初决定庇护蓁蓁,仅是出于同情。确实是因这双肖似的眉眼而起,却从未想过拿她来当谁的影子。就连夏清婉,他其实也没打算久留在身边,更勿论婚娶为妻。

只是没想到,夏家竟如此刻薄的一面。

倒是他从前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