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大人!徐校尉!”典客少卿一听祸及妻儿,脸色惨白,不住告罪求饶,“下官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帮凤竹。”
“大人既然记得下官膝下育有一女,可知小女如今是何境遇?”
慕容玦听到此处,笑着插话:“怎么,一个出身世家的贵女,还能有何冤屈不成?”
他朝林策调谑:“是被贬为奴籍,当了哪家的小妾,受人欺凌?”
“可惜本王已有妻室,无法再纳她为妾,救她于水火。”
典客少卿的话忽然被这莫名其妙的调侃打断,一时懵住。
林策无视慕容玦,朝他道:“继续说。你女儿怎么了?”
接他话的是廷尉:“他家女儿嫁不出去,如今沦为京城笑柄,时常被其他世家贵女取笑。”
慕容玦好奇:“为何?婚前失了贞洁?你们南昭还如此顽固不化,看重毫无意义的女子名节?”
“非也!南昭民风开化,从不在意那些古旧糟糠。”廷尉正卿不服,同北燕皇子争辩,“民间女子嫁娶和离,任其自便,旁人无可置喙。”
“只是,”到底有几分理亏,他压低一点声音,“孔家的这个女儿,她,她情况有些特殊。”
“此前秋山宴上,孔家女儿想嫁淮王,便当众发誓,此生除了淮王谁也不嫁。”
慕容玦惊诧一瞬,随即哈哈大笑:“这女子打算以此逼迫你们的淮王娶她。可你们的淮王哪是什么良善之辈,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女子的清誉。他一定当众拒绝了她,让她颜面尽失,沦为笑柄。”
慕容玦也是龙子皇孙,万分清楚那些世家的手段。
若有人以名誉相逼,想以此上位逼着他娶,他也绝不会为了保全这样一个心机深重的小人的名誉,娶一个根本不爱的人。
“这名女子既然当众宣称只嫁淮王,妄图逼迫你们的淮王娶她。那此后所有的后果,也该她一力承担。”
淮王当时确实以一句“嫁不出去就别嫁”,故意让孔家女儿颜面扫地。
她当着所有世家公子的面许下此承诺,哪还有人敢娶一个一心想做淮王妃的人。
别的高门贵女当然会把她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
“这一切,不都是她自作自受?”
典客少卿被慕容玦不留情面的批判羞得无地自容。
廷尉府只管司法,对此事不置一词。
林策听他们这么一说,瞬间回忆起,当时秋山宴,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没想到此时听到后续。
他平静询问:“凤竹煽诱你,只要你为他办事,他可解决你女儿的婚姻大事?”
“……是。”典客少卿如实道,“小女自从秋山宴之后,颜面尽失,一出门就被别的世家子女指指点点。她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如何承受得住这般委屈。”
“小女年纪尚轻,却已失了找个好夫婿的资格。她成日在家以泪洗面,我这当爹的,心中如何不难受?”
“秋山宴那日,孔家确实存了不良心思,想要飞上枝头成为淮王妃。可我们万万没想到,会落到如今这样的境地。”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那晚,凤竹先生告诉我,只要我按照他所说的做,我能由少卿升任正卿。小女也可解决婚姻大事,嫁入南昭顶级高门,从此在别的世家女子面前扬眉吐气,再不受人嘲笑。”
“冒昧问一句,”慕容玦又兴致盎然插话,“那个叫凤竹的,能有这般本事,让你女儿想嫁哪家就嫁哪家?”
典客少卿丝毫不觉得自己被骗,坚定道:“凤竹先生手眼通天,此前南昭世家找他帮忙办事,没有他办不成的。”
“他打算让你女儿嫁入哪家高门?”
典客少卿抬头,看向林策:“凤竹先生说,只要我能成功除掉北燕皇子,他就有办法让小女嫁入镇北侯府。”
“镇北侯是京城唯一的侯爵,能嫁入侯府,往后还有哪家女子敢嘲笑于她?”
慕容玦嘴角笑容霎时僵硬:“除掉本王,再嫁给本王的爱妻?”
孔家还真敢想。
慕容玦此前在猎场行宫,据说曾和林策有过床笫之欢,廷尉正卿听过一点传言。
但林策这人……他鄙夷不屑地啧了一声,惋惜看向风姿绝世的徐如。
林策当众宣称,要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把徐如迎进门,让他成为“正室”,说得倒是言之凿凿情深意切,后来还不是答应迎娶姚林郡主,又宠幸宁越之这个佞臣,如今还和北燕人一晌贪欢。
廷尉正卿觉得,自己若能得徐如这样的佳人相伴,必然一心一意对他,旁人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可林策这人,不仅专横跋扈,还风流成性,到处拈花惹草,如此品性,令人不齿!
孔家也是真敢想,淮王妃当不成,又把注意打到镇北侯身上。
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典客少卿这番话,听在林策本人耳中,更是啼笑皆非,无言以对。
他认真思忖良久,也想不出凤竹究竟能用什么方法逼迫自己迎娶孔家女。
典客少卿被骗得不轻,却偏偏深信不疑,甚至愿意因此杀人。
不过换作典客少卿的角度,若凤竹真有本事兑现承诺,如此风险也值得一试。
孔家这种三流世家,有个世家的名头,看似高贵,实则在权贵遍地的京城,在真正的豪族,譬如谢家钟家的眼里,和普通庶民没有两样。
典客少卿自己也没多少才识,否则不会花钱买个毫无实权的闲职,四五十岁才混到少卿的位置——而这已是他的官职顶峰。
孔家没有自身才干出众的子弟,地位上不去。打算让女儿高攀淮王,成为皇亲国戚的路也被堵死。
孔家往后的处境,只有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
凤竹了解孔家的情况,而他开出的条件太过诱人,典客少卿根本无法抗拒。
于是典客少卿动了手。
毒杀上官,嫁祸给北燕人。
厅堂内沉寂了许久,廷尉再次责问:“你帮助朝廷乱党,嫁祸给北燕皇子,你就没想过南昭和北燕因此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