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甚至还探讨道,等到这份教辅在外面打开了市场,取得了经验,就继续推出其他的教辅资料,就是到时候可能还需要苏葵的协助,毕竟她就是那个最有经验的人。
苏葵当然是义不容辞。
郭毅同样是认同他们观点的,这会儿他看见苏葵,眼神越发和善:“苏葵同志啊,你应该还有好建议吧?一起说出来听听。”
大家都好笑地看着她。
“是有。”苏葵在各位老师的笑意下也笑了笑,“不过真的是最后一个了。”
在大家的注视下,就听苏葵说道:“其实方才我们提到的所有想法,都是针对驻港新闻处的行为采取的措施。”
显而易见,正是由于他们的一系列动作太大,这边才让孔孝文尽快去主持华新社的工作,也才有今天的会议。
她的表情微微严肃起来:“而之所以驻港新闻处能在港城大肆宣传,完全是因为他们背后有美港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正是由于这个美方支持的基金会势力庞大,资金充足,才能在港城资助各种出版社,大量创办报刊,翻译各种作品,把宣传覆盖到整个港城地区。
哪怕是后世,港城的很多地方包括大学背后都有这个基金会的影子。
实在是影响重大。
徐志达等人在港城,最是了解这个基金会的,郭毅等人当然也知道这件事。
“你的意思是……”
苏葵提道:“我们可以考虑在港城同样设立一个基金会,借助国家的力量,支援港城的爱国战线工作。”
港城作为自由港,国际大都市,众多文化思想在此交汇,只要不动摇统治,港英政府对于港城内部的争端常常是采取放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