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过来接亲的,是两人。

是一对双胞胎龙凤胎,萧家四郎和四妹。

新郎并没有过来,那是因为,新郎如今还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北边塞。

那边正在打仗。

萧家早就想给家里的大郎娶媳妇了,但是大郎一直在外面当兵,没能回来。很多姑娘也不愿意嫁,这不,如今遇上了姚筱月,没曾想,一说亲,就答应了,萧家自然也就用了十成十的诚意。

不只借了牛车过来接亲,还让两个双胞胎弟妹一起过来接亲。

兴南县这边的风俗,如果新郎没办法接亲的情况下,是可以让兄弟代替接亲的,也能让家里的姐妹,代替兄弟接亲。

所以一来就来俩,足够显示出萧家的诚意了。

坐在牛车上,不只小姑子四妹一起坐着,同时也坐着她的阿弟秋阳。

秋阳最后还是没忍住,一起跟着送嫁过来。

一行人,接亲的,加上送嫁的,吹吹打打,好长一队伍。

后面跟着姚筱红,加她的送嫁队伍。

不知道的还以为,姚筱红他们也是姚筱月的送嫁呢。

姚家条件,还真不太好,姚父整日里只知道吟诗作词的,不知生计为何物,还总想着老秀才,希望能高中,却每回都落第,考了那么多年了,也没见他踏实地过日子,整天想那些有的没的。

以前姚筱月亲娘在的时候,因为她亲娘会刺绣,能够补贴家用,又有嫁妆在,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些,却不至于太贫困。

但如今换了云氏,云氏没有什么特长在身上,也不会赚钱,家里自然就穷得揭不开锅了。姚父曾经还打过原配妻子的嫁妆,苏家那边似乎早就猜到了他的心思,一早就把嫁妆安排得明明白白。

姚筱月穿过来后,更直接,把嫁妆单子直接去了衙门过了明路,就是姚父想要动她的嫁妆,补贴给姚筱红也办不到。

可想而知,姚筱红的嫁妆能有多少。

最值钱的,也就是身上的那身嫁衣了。

姚筱月自然不知道这继妹身上的嫁衣价钱几何,但是那布料,那绣工,又结合这段时间她打听出来的物价,大致在一二两银子。

姚筱红的嫁妆,总共也就几个箱笼,这还是云氏卖了姚父的几本书得来的。跟姚筱月的嫁妆一比,自然就显得寒酸非常。

这也是云氏想要借姚筱月的势头,替女儿涨脸,让女儿跟在姚筱月送嫁队伍后面的原因。

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太骨感。

就因为萧家诚心十足,借来了一辆牛车作为接亲队伍,两个新娘,一个坐在戴着红花的牛车上,另一个却跟在队伍后面,挎着包袱,几个挑着箱笼,像极了送送嫁队伍的丫鬟。

这蹭的好处没得到,反而丢了脸,成了兴南县的一道风景,十几年后依然被人提起来说,连纪家都丢尽了脸,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一幕,看得后面远远跟着的姚筱红,眼红得欲滴血。

她是没有想到,纪家竟然连个花轿也没有。

便是没有花轿,那也应该有个牛车,有个小毛驴都行。

哦,小毛驴倒是真有,新郎骑着呢,纪秀才骑着小毛驴过来接亲的。胸前戴大红花,穿着红色的新郎服,怎么俊俏,怎么来。

当时第一眼,姚筱红就心生爱慕,这样俊俏的秀才公,是自己的丈夫。

如今,被姚筱月出嫁能有牛车坐,刺激得,一脸血。

姚筱红用力地吸了口气,想到毛驴上的丈夫将来能够给自己挣来诰命夫人,如今受再多的委屈,也认了。

姚筱月和姚筱红姐妹俩,嫁的是同一个村子,都是上河西村。

只不过萧家在村口,纪家在村北北山脚下。

从姚家的下河西村,到上河西村,路其实并不远。

正常的步行,也就一个时辰不到。如今又是送嫁,又是吹打,行程自然就慢了许多。

但再慢,很快也就看到了上河西村村口那个大牌坊了。

那是个进士牌,据说是上河西村纪家曾经出过二甲进士,官至五品员外郎。

也就是纪越曾经的祖先,这也是纪越一中秀才,被很多人追捧的原因,大家都认定了纪越能够再造佳话。

而姚筱月嫁的萧家,却是外来户,萧父当年逃难至此,就在这安家立户了,娶妻刘氏。

早在出嫁之前,姚筱月就已经打听清楚了萧家的事。

萧大郎有兄弟四人,两个姐妹。

大郎十五岁去当的兵,至今已经五年了。

当兵五年,怪不得家中父母急了。

“来了来了!新娘子来了!”接亲队伍还没有到,萧家这边远远地就看到了,就提前放起了鞭炮。

老远地,姚筱月就听到了。

这份喜庆,连她都感染到了。

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嘴角也扬起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