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腊佳和方芳竟然激动地哭了起来。他们再次把手叠在一起,互相加油打气,互相祝贺成功。
在解决了这个重要的沟通方式后,糜腊佳想了想对明如星说:“反正你和方芳都与秦先生在一起,要不这个方法先不要和他讲了,他接触日本人更密切些。
对传家要讲清楚,但对如月也先不要讲了。知道的人多了,总是个隐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四个人都表示同意。
为了确保沟通马上就能展开,他们商定现有的两本词典杭州、梁州各留一本,有机会再各买一本同一版本的,做到人手一册,而且要把它大大方方地放在书架上,以免引起别人的怀疑。
方芳在经过了痛苦的纠结后还是决定先到西安去看看。
明如星决定和她一起走陆路,经由西安返回杭州。
本来李尚文社长是要聘请明如星和方芳为特约记者的。但是,经过和糜腊佳、钟远山反复商量,他们还是决定不让他们受聘,免得万一《梁州日报》因抗日言论或别的原因被查的时候,同时把他们几个人都牵连进去。
不过,他们答应作为《梁州日报》的自由撰稿人,不定期地向报社提供各地的重要消息和评论员文章。
糜腊佳和钟远山在《梁州日报》的所谓实习,其实是个他们和报社互相影响的过程。
他们想延续明如星和方芳的思路继续改良《梁州日报》,特别是要加大报纸关注抗日、关注民生的力度。
报社想发挥他们作为大学生视野开阔、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等特长。这些,他们和李尚文之间是容易达成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