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旧样式的衰落

元杂剧的高度繁荣,大概延续了一个世纪。从十四世纪初年开始,元杂剧已渐渐显现出一些疲衰之色。至十四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景象更是不济,入明之后,热闹了一阵,但在根本上已失去维持之力。

元杂剧在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比较象样子的剧作家和剧目还是可以举出一些来的,如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和《王粲登楼》、宫天挺的《范张鸡黍》、秦简夫的《东堂老》、乔吉的《两世姻缘》等,都可以在中国戏剧文化史中留下名字。其中象《倩女离魂》这样的剧目即便比之于黄金时代的那批杰作也并不逊色。但总的说来,元杂剧的风华年月已经过去,它已经不能成为民族精神的典型代表了。

衰落的原因何在呢?

一个比较容易看得到的原因是北艺南迁,水土不服

。一切美学现象都不可能全然摆脱地域的限定性,特别是戏曲所依附的音乐,更是明显地渗透着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社会格调。明人王骥德曾经凭借着他人的论述,说明过南曲和北曲的差别,以及构成这种差别的深刻历史渊源。他认为,杂剧和南戏各有自己的音乐渊源,杂剧中不论雅俗,大致属“北音”系列,而南戏则属于“南音”系列。他汇集了以下这些论述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以辞而论,则宋胡翰所谓:晋之东,其辞变为南北,南音多艳曲

,北俗杂胡戎

。以地而论,则吴莱氏所谓:晋、宋、六代以降,南朝之乐

,多用吴音

;北国之乐

,仅袭夷虏

。以声而论,则关中康德涵所谓:南词主激越

,其变也为流丽

;北曲主慷慨

,其变也为朴实

。惟朴实

,故声有矩度而难借

;惟流丽

,故唱得宛转而易调

。吴郡王元美谓:南、北二曲,“譬之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北主劲切雄丽

,南主清峭柔远

。”“北字多而调促

,促处见筋

;南字少而调缓

,缓处见眼

。”北辞情少而声情多,南声情少而辞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

。北宜和歌

,南宜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