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本来想着收成这么好,指不定是研发出来的什么新种子,打听下怎么买,他们也跟着买点儿。要是能留种,那可就更好了,自己挑选了良种留下来,每年肯定能省下不少成本嘞!
竹笙点了点头,“能留种,一会儿竹爷爷亲自挑选吧。”
竟然真的能!
一听这话,立刻就有村民跑上前来,“竹笙,竹笙,这种子我跟你换一点成不?用我去年留的小麦种子。不是我吹,我种的小麦,那是咱们竹溪村最好的!”
“竹笙,你那房子还是有点破,现在夏天还好,之后再下雨住着就不舒服了,我们帮你把它修缮修缮,换点儿种子行吗?”又有一个村民走上前来。
大家热情地不行,在这个氛围下,谁也不好意思白占便宜。眼看着能做的自己还没说别人就抢先了,不少人都急了。
自己要是不付出点儿什么,竹笙会不会不愿意分享这种子?
很快有聪明人站出来了,“竹笙,我来帮你收割这片稻田!”
竹笙就这么一亩田地,有了第一个聪明人,后面又出来一堆聪明人,大家争先抢后地帮忙,于是竹笙和叶淼淼这两个本来做好辛苦一天准备的人,愣是没来得及干什么,水稻就被收割完了。
叶淼淼抢着抢着下地,也就割了一点点,还被后面的种田好手往旁边一拉,嫌弃道,“你是嫩学生娃,好好上学就行了,这些活儿交给我们来做撒!”
没抢上收割这活计的人干脆等收割完,负责了后续工作,将稻穗捆扎起来。有人开来一辆三轮车,大家把稻穗搬上去,运到了打谷场,将稻米从稻穗上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