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若松按部就班地照着之前的路一步步走,他手里有b-92的样本,又有几辈子积累下来的经验,短短几个月内就提取出了实验性药剂样本。
因为有了切实的进展,柳若松在实验楼的地位日益增高。半年后,他从后勤部调走了陆离做助手。
陆离的生平跟基因研究八竿子打不着,无论是大学专业还是社会工作,都没有任何相关的研究经验。但因为是柳若松亲自开的口,所以赵近诚也睁一只眼闭只眼,随他去了。
柳若松暗地里对陆离的血样进行了研究比对,但发现他和傅延大差不差。只是虽然同样不被丧尸病毒感染,但陆离的血液样本在作为b-92的转化培养皿时,并不如傅延那样稳定。
这是个意外情况,柳若松也没想到,他私下提取了陆离的血样和组织液,进行了b-92的培养,发现其转化的成功率只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柳若松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傅延和陆离使用的“伊甸园壹号”并不是同一个批次,而是中间有着细微的差异。
不过这对柳若松而言没有什么区别,他隐瞒了陆离的特殊性,在备案里将他的血液样本填写成其他的人造物质,然后“误打误撞”地拿出了第一批延缓感染性药剂。
这批试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输血和药剂同时进行治疗,可以把感染者的变异期拉长到一个月以上。
试用药剂宣布成功的那天,实验楼原本负责的医学教授正式退位,将实验楼的大权交给了柳若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教授枯如老树的手指牢牢地攥紧了柳若松的手,像是握住了整个人类的希望:“你比我们这些老东西都强,你做到了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你才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柳若松淡淡地笑着,只点头,却不说话。
他心知自己担不起这样光彩辉煌的名头——延缓药剂的实际创作者是上辈子的邵学凡,并不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