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605 章 606X

因为严氏不该是“恶鬼”。

那种近乎绝望的反抗,也许不是所谓的“正义”,可是却绝对是她能够对这个世界,对于所有她所见所知所闻的人和事所能执行的,最大的抗争和帮助了。

这不能称作恶。

既然如此,殷怜就要利用世人对于鬼神的敬畏之心,令她死得更有价值。

这个过程之中,殷怜也观察着李来希的反应。之前听说特务局的人前来阻止衙役扩大牵连范围抓捕严家心向严氏的下人时殷怜就有点疑惑了——当然,确实可以解释称摄政王为了避免事情进一步扩大而做出的考量,但仔细一想又隐隐有某些违和感——先不说摄政王先前放任严家人作恶的行为展示了他并不是一个谨慎并且愿意费心去考虑群众情绪和社会影响的人,就说他因为之前的事情重新考量了事情可能带来的影响而端正了态度,但是针对案子的行动策略,理应当是从一开始交代给主办的人,而不应该半途派人来提醒。

当然,就算说他是突然被手下的参谋提醒而意识到这件事,派来的也应该是身边的随从,而不是特务局的军官。

不过事情无绝对。很多时候有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细节可能导致事情呈现一种匪夷所思的结果,殷怜并不知道这件事执行之前有过什么样的演变,而任何忽略全局抠细节的推理都是愚蠢而不可依靠的,因此殷怜也只是稍微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之后去见李来希的时候,殷怜发现对方对自己的态度有一定的改变。

与外面人人畏惧李来希不同,殷怜对他远没有那样畏惧。虽然这位长官平时说话虚张声势,语气强硬,但是根据殷怜对于他过往所办案子的分析,李来希铁血之外,出乎意料地有原则。

特务局以其残酷手段著称,却没什么公器私用的传闻。因为京城就这么大,一旦认识了某个人,长久来说总会有不少偶遇的机会,也因此殷怜发现,李来希这个人还是挺公私分明的,坊间也多是盛传他行事严苛,对付起敌人手段酷烈,却没什么欺压百姓的事迹,至多就是那一张冷脸常令人望而生畏,闻风而逃罢了。

而且这份严苛自认识以来,其实也从未对殷怜发作过。殷怜一开始面对李来希还是很谨慎的,后来经过多次试探,发现李来希对她出人意料地有容忍度,胆气便壮了很多,甚至偶尔还会挑衅对方。

但那天晚上李来希的反应绝对不正常——殷怜给对方出了两个主意,但是李来希却警告她不要掺和,并且全盘否定了殷怜的提议——不是殷怜自信,她的那两个主意真的经过了深思熟虑,虽然不是全无漏洞,并经若是全无漏洞,如果李来希真的采用了,殷怜就会失去暗中应对的机会。可是撇除殷怜的超常手段,这两个主意无论哪一个都比目前的应对方式来得有利。

但李来希却仿佛更愿意选择什么也不做,放任矛盾激化。

其实这个案子之中,殷怜还有许多怀疑的点,比如说严氏怎么能真么精准地救走那妓子,并且窝藏那么久也没被人发现。

如果这一切背后有权力更大的人帮助,那就说得通了。

当然这个人不一定是李来希。

可他是有嫌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