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长宁思考了一下,说道:“现在不用……不过以后说不定用得着,毕竟这个游戏只是个开始。从长远上考虑,长生你也可以现在就找人先培训着。”
殷长生说道:“好。”
后来两人又经常在那里讨论关于游戏里的具体设定,可以把哪些专业内容插入进去,又有哪些不适合插入进去。殷淮偶尔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到相关讨论,也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后来有天晚饭的时候,突然开口说道:“我把你们的设想告诉了在教育部工作的一位伯伯,他对你们的想法很有兴趣。”
殷长生和殷长宁顿时都愣了一下。
殷淮听两兄弟吵了一段时间,大致明白了他们的冲突点和纠结点。其实寓教于游戏这一个想法,殷淮还是蛮赞同的。但他本人已经很久没有机会玩游戏了,如果不是听兄弟俩争论,他大约也不会意识到原来想把学习融入到游戏这么违反一般人的娱乐习惯,需要通过这么多的手段进行培养和克服。
但人总要学习的,如果不在游戏里,也要在游戏外。
其实不说殷长生这边的游戏设计,多年以来国家也一直在尝试通过各种手段把教育融入到所有人的娱乐生活里去。政府在这方面是花了钱的,各种社区平台,软件app足以证明这一点,效果不能说没有,但缓慢的进展也是在预料之中的。
反正跟夏国的进度是差远了。
殷长生这边的计划不一样——他们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本身也没有什么政治考量,总体还是从商业性和对玩家的吸引力角度出发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把学习性融入游戏与其说是他们在完成什么政治任务,还不如说是他们在试图升华游戏这种模式,变相增强这个领域的价值厚度。
但是殷长生他们的计划确实是有效可行,而且有其价值的。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殷淮很快就判断出来,如果能让这两方的行动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促进,那么很可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也因为如此,他才特意尝试了从中牵线。
殷淮讲了一些这几年国家的教育和宣传的走向,其中包括融入如今兴起的各种网络平台等等:“要知道,现在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而教育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知识是人们所有生活行为的依据。而游戏这东西……”殷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组织了一下说辞,然后才说道,“往本质上说是一种过家家,如果哲学一点,那是模拟现实中的所有活动,将之娱乐化的一种方式。”
“人从书本,电视,游戏中获取知识,这些方式不是最高效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也不能真正取代生活阅历,但它确实是最便捷的方式。”
殷淮的这段话其实有些复杂和自相矛盾,不是“最高效”,却“最便捷”,显然是有点让人不理解的。好在殷家兄弟脑子转得快,理解力强,而且和自己父亲的脑回路也对得上。
以效果来说,纯粹的应试教育其实才是最高效的,但它的条件限制和对于使用者本身的自控能力要求也高。而娱乐式教育的便捷之处在于它可以让学习者享受这一过程,可以真正地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这是正儿八经的高压教育所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