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非柔莞尔,一副无事发生的样子,倒叫沧浪无从追问了。

醉仙居紧邻港口会馆街,海禁令以前,曾是各国商人经商谋事之地。而今海市虽禁,这条会馆街却留了下来,从前外商修建的居停场所被改造成各式茶馆、驿站,每日驰马传牒,喧喧哗哗,好不热闹。

干栏楼的院墙外搭了一爿茶棚,供来往行人歇脚。说书人醒木拍案,故事讲到高潮,却停下来润嗓,十足吊起了茶客胃口。

“说啊,那秋千顷与晓万山,后来如何了?”

酒杯在掌中险成碎瓷,封璘一扭脸,见馋猫住了嘴,筷头支着下巴,模样三分认真七分走神。

“秋千顷何等人物,大晏开朝以来最年轻的探花郎,才情比天高,据说生得也是极好。有诗云他,梅花香在骨、秋水玉为神,春闱以后榜下捉婿的人家,险些没将城楼挤塌。”

便有茶客不服:“秋郎厉害至此,怎地没高中状元,反倒屈居人下?”

说书人道:“秋千顷风雅不假,也要看压他一头之人是谁。诸位看官可知,当年盛赞探花郎的两句妙语,就是出自状元晓万山笔下,诗文禀赋可见一斑。”

当朝状元与探花,神仙中人彼此相合,怎么听来都是一段旖闻佳话。

茶客中有好事者嗤嗤:“这两位,该不会是”

说书人把醒木一叩,忽然正经:“休要胡说。秋、晓二人识于微时,曾因一诗结缘,乃堂堂正正的君子之交。后来晓万山见罪权贵,入仕三年便遭罢官,此后遁迹山林,创设松江书院。秋千顷虽居高位,照旧与他交好,每年休朝都不远千里往书院执经以听。若无后来的松江诗案,他二人琴瑟相偕,便是当世的伯牙子期,惜哉?惜哉!”

须臾,官船起锚的吆喝声盖过了楼下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