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始皇呛了一口茶水“怎么,章邯没给你人吗”
这咸阳中人的动态都在他的掌握之下,他自然很清楚这些日子楚昭都见了谁。
没插手不过是因为他们没做任何出格的事,他也不是很在乎罢了。
楚昭对于这点也心知肚明,她也不怕始皇觉得她勾结朝臣。
别说始皇早放话允许她争,就是没有,他也很难因此对她这一个五岁的小女儿生出忌惮。
纵观史书,楚昭早就发现了一个规律
除了朱重八和他大儿子朱标,那么多太子都没有好下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他们的爹都活得太长了
当皇帝的在年富力强之时,面对十几二十岁的儿子,可以将人视作继承人,毫无保留地宠爱教导。
但当他们自己活到了六七十岁,儿子也活到了三四十岁,他们的心态就很难不发生变化。
正如清朝康熙太子胤礽的那句话“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注1。
当爹的就很难不心里犯嘀咕,你是不是早就盼着把朕踹了自己当家做主。
于是这时候再看儿子,那就不是亲亲小宝贝了,而是随时可能威胁狼王地位的新头狼。
这种若有似无的危险感非常致命,因为他不会明说你做错了什么事,他只会对你越来越挑剔和苛刻。
最后你表现贤能,他会觉得你勾结朝臣所图甚大;你表现无能,他会觉得什么废物也配当太子
朝臣对于太子又往往是极为苛刻的,他们骂皇帝得收着点力,骂太子从来不用。
反正骂完得的都是直言敢谏的好名声。
几方面要素一结合,那些等了几十年没能接班的太子很难不出心理问题。
尤其父亲越是能干,儿子心态越容易崩。
毕竟大多数人连“菀菀类卿”都受不了,谁又受得了被一群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你耳边叨叨“菀菀不类卿”。
啊不,是“子不肖父”。
楚昭光是想想就觉得,惨,真是太惨了。
幸好她只有五岁。
“章邯给的是他章邯给的。”
“父皇给的那可是父皇给的啊”
“您给的人才质量是他章邯比得上的吗”
楚昭振振有词,她从胡亥那里悟出了一个道理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感情都是有沉没成本的。
一个从来不用操心,自己风吹日晒就能长大的孩子。
在父母心中的分量,很难比得上处处闯祸心惯了的孩子。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父亲都比不上母亲疼孩子。
没有十月怀胎的辛苦,也没有换奶瓶尿布带大的习惯成自然。
万一还没有缺少子女时的物以稀为贵,那真就是有血缘的陌生人了。
她跟始皇目前的关系差不多就是这样。
所以她必须要从现在开始,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让这个新爹习惯被她索取,习惯为她操心付出。
“”始皇沉默了。
六国被灭都已经五年了,有心助秦的人早八百年就来咸阳自荐上岗了。
现在那些没在咸阳的人还能是什么成分
不是挂念六国的死忠,就是觉得秦国这一套不行,该用他们家学说的老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