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胡朝汉臣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1892 字 17小时前

鲜卑族以八个部落为主,分别是拓跋氏、纥骨氏、独孤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

西晋“永嘉之乱”后,靠近晋国南部的汉人门阀选择衣冠南渡,比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

而北部的大族门阀则选择留在原地,比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

留下的这些门阀都有悠久传承。

家族历史经验证明,外族入侵分两种:抢完即走、占领统治。

对于前者,大家族们只有一条路:联合起来抵抗,争取损失最小。

对于后者,大家族们十分清楚:外来者必须依赖当地大族才能形成有效统治。

南下的鲜卑族各支,显然属于后者。

他们想占据晋国原先地盘,驻军、建国、设置郡县、收税…等等等等,不依靠当地汉人,不仅占领意义严重缩水,而且不可能达到目的。

某种程度上,这些汉人大族甚至可以吊鲜卑族胃口,与这些征服者讨价还价。

这在中原历史,甚至全球历史上,屡见不鲜。

永嘉之乱后,留在北方的汉人士族,最具影响力的是四家: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北魏三代皇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都有入主中原的野心,也有驾武御文的睿智。

他们都深知借助汉人大才的必要性。所以他们三位对这四大家族采取极力拉拢政策。

三位皇帝先后力排众议,强势吸收一些愿意合作的汉人儒硕入朝为官,并扶持他们登上高位。

崔浩就是魏国朝廷汉人官僚的杰出代表。

崔浩生于公元381年。他的先祖崔林为曹魏国大臣,最高做到司空。

而他的父亲崔宏爵封白马公,最高职务是吏部尚书。死后也被追授司空衔。

太尉、司徒、司空,就是所谓的“三公”,基本上就是朝官的天花板。

西晋司马炎篡位时,因为出力的大人物太多,朝廷现有职务不够分配。

于是,司马炎另辟蹊径,在三公之上,又叠床架屋,设立了太宰、太傅、太保三个官职,称三上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崔浩的职务,正是三公之一的司徒。比他父亲和先祖的司空,排序更前一位。

早年,崔浩被拓跋珪赏识,担任其秘书郎,后转着作郎。

拓跋嗣时代,他被提拔为博士祭酒,封武城子爵位。

在皇帝向他征询太子人选事宜时,崔浩极力举荐长子拓跋焘。

拓跋焘得立太子后,崔浩成为东宫太子府辅臣,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不是三上公的太傅。

不过,朝中许多人都直呼崔浩为“太傅”,以示尊崇。

拓跋焘继位后,崔浩作为拓跋嗣遗命的六大辅臣之一,是唯一的汉人。

他得到拓跋焘更大重用,官拜太长卿,晋爵东郡公。

在皇帝拓跋焘看来,这位比自己年长近30岁的老臣,是爷爷、老爹留给自己的良擘。

有据可查的是,他有几次力排众议的建言,对国家命运起了关键作用。

第一次是在“迁都之争”时。

从东汉到东晋、南北朝时代,在气候学上,是北半球“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的特点是:气温比正常年份,平均要低几十度。

最极端情况时,渤海湾都会结冰封冻。

面对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北方民族、部落,会拼了命地尽量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