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御前会议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2802 字 17小时前

说完,他即归位。

接着是徐湛之。他的意思与江湛一样。

气氛沉静了一息,沈庆之出列,抱拳对着上首皇帝行礼后,又对太子、江夏王拱拱手,然后道:“微臣认为,治国如治家。耕种之事,可问农奴;纺织之事,求教婢女;伐兵之事,可询卫士。我军以步兵为主,魏军几乎全是骑兵。多年前,到彦之、檀道济二位将军,伐北尚不得成。而今吾国之将,谁堪比拟二位将军?王太守一介书生,谈论兵事,吾担心赵括之害啊!”

沈庆之说完,团团拱手,回到原位。

殿内安静了一会,萧思话出列,行礼后道:“臣以为沈校尉所奏,言之在理。我国伐魏时机尚不成熟。”

说完,他退了回去。

刘义隆皱了皱眉头,道:“当年伐魏不得,乃因到彦之中途生病、檀道济养寇自重。北军擅长骑射,吾军正是要扬长避短,利用雨季、船运、水师等优势,击其弱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看着太子,平静问道:“太子对沈校尉、萧将军看法,以为如何?”

刘劭知道避不过,于是上前半步,拱手弯腰道:“听了王太守发言,儿臣也有豪情勃发。不过沈太守之论,也很在理。”

众人都听出来了,太子并不赞成立即北伐。

大殿气氛顿时有些诡异。

刘义隆:“江夏王,卿弟意思呢?”

刘义恭就站在皇帝对面。

他拱手笑道:“回皇上,若陛下心中已算计妥当,臣弟愿代陛下出征,赴前线去督战诸将。请陛下恩准。”

“好。不愧是朕的肱骨大臣。”刘义隆大喜:“朕准了。”

刘义恭上前一步,抱拳躬身道:“臣弟多谢皇上!”

刘义隆又看看其他几位皇子。

他们纷纷抱拳弯腰,先后表态:“儿臣听从父皇号令。”

刘义隆满意点点头。

随即,他从龙椅上站起,沉声道:“众人听令!”

所有人立即抱拳,齐声道:“微臣在!”

刘义隆:“此次北伐,朕意已决,无需再议。现在,朕宣布任命书和行动计划。”

众人挺胸,齐声道“喏!”

“北伐大将军、大司马,江夏王刘义恭。持节前线,有便宜赏杀之权 。”

“东路军总都督,武陵王刘骏。领军统帅辅国将军萧斌。王玄谟升宁朔将军担任先锋、沈庆之为副将。”

“东路军战船一万艘,将士20万,由徐州入黄河,先攻碻磝,再沿黄河向西推进。”

“中路军总都督,南平王刘铄。先锋臧质、副将王方回、刘康祖。领步骑十万,进攻许昌、洛阳。”

“西路军总都督,广陵王刘诞。先锋柳元景,副将鲁方平、薛安都。率五万大军出襄阳,攻打弘农,剑指长安。”

“另外,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宁远将军刘秀之率本部3万兵马,自秦梁袭扰汧陇,配合进攻。”

“全体将士,务必同仇敌忾、上下协力,击溃魏军!”

最后一句,刘义隆有些歇斯底里。

“臣弟遵令。”

“儿臣遵旨。”

“微臣遵旨。”

所有人都大声喊道。

皇帝不要太监宣诏,而是亲自当面口谕。

众人既感热血沸腾,也觉得压力山大。

……

刘宋皇帝御前会议,所谓“商议北伐”,其实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刘义隆早就与亲弟弟、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密议了几次,拿定了主意:举全国之力北伐魏国。

御前会议上,皇帝公布的“三路出击、一路袭扰”方案,也是两兄弟商定的结果。

会议结束后,刘宋全国立即进入备战状态。

现在是五月,七月雨季开始后,河水暴涨,各航道通航能力大增,是一年中运输军队、武器、粮草供给等人员物资的最佳时机。

南北朝混战到如今,变成宋、魏两国对峙。它们都想吞并对方,却都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因为两国各有优势、劣势。

僵持也好、决出强弱也好,都受到某些条件制约。

首先是地理条件。

这里不得不提及“中国”这个概念。

“中国”最早出现在西周金文体《尚书》中,那时的“中国”概念,是指夏商周以来,“华夏民族”居住的区域。

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不同历史时期,并不是绝对固定的。

有时更靠西部,有时往东移,有时向南边发展,有时又占了北边一些地盘。

大致上是在后世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区域。

《尚书》里,华夏民族居住地之所以用“中国”概念,是因为东、南、西、北都有其他民族居住。

那就是所谓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这四个明显带贬义的概念,是华夏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