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促膝长谈

您总不能写去逃荒吧,那绝对是零分。

所以,以上我说的这些情况,您都得想出应对方案。”

看到她爹将这些重点一一记录在草稿纸上,沈呦呦继续:

“假如人家出的题又变了,问后面可能出现的全国征兵,如何安抚人心,

或者问与南面临国的战争,前面有北征的损耗过重,后面还要继续打仗,这就是问定国安邦之策了。

明君,良将,贤臣,都应该如何应对,

虽然你参加科举,走的是文臣路子,但给明君提建议本就是文臣的本分,良将也不能一问三不知。

而且回答这类战争问题,更要谨慎,您得好好想想,从哪些方面阐述更加谨慎。”

“再有浮费弥广问题,前面说了朝廷才打完仗没钱了,再加上这几年天灾不断,国库无银钱,怎么开源节流?

这一点,您千万别标新立异写啥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时代行不通。

您也不能写征收土地多的人的所得税,那相当于动了朝中各位实权人物手中的蛋糕,这样写更是会被直接压下去。

咱稳当点,可没有申时行和张居正那本事,他们开个都千难万难,甚至最后都没成功。”

说完这些,看着老爹若有所思,沈呦呦咕咚咕咚喝一杯水,给她说的口干舌燥。

“所以,不能再税务上做文章,那么遇见这样的题,问您如何开源节流,您要从哪方面论述?”

沈知秋深思:“是啊,我从哪方面写好,写整顿吏治,还是大力发展商业?”

沈呦呦就跟能明了他爹的心思似的,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爹,整顿吏治可行,但不可写,

好比前世明朝末期,在万历年间爆发的“万历三大征”,

这其中包含“播州之役”“宁夏之役”以及“朝鲜之役”等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事。

尤其是与倭寇之间的交锋,更是让无数生命消逝于战火之中。

战争是烧钱的,众所周知!

从而后金势力悄然崛起,萨尔浒之战十三年,几万明军差点被团灭。

为了填补这个大窟窿,

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七年,明朝在辽东砸了六千万两白银,修了一条超巨大的“关宁锦防线”,可以说把明朝的老本都赔光了。

虽说万历朝张居正改革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但终究是昙花一现,

根本救不了大明二百多年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