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我大伯县试头两场:一个县第三、一个县第二;府试头一场第三十二名——大伯曾经说过这三场背默考,他一道都没错!”
“俗话说‘事不过三’。大伯能够三场全对,就不只是运气,还有背默功夫了!”
“既然每场都答对了,”李高地反驳:“名次只排第三、第二、第三十二,还说不是运气?”
李贵雨耐心解释:“爷爷,背默同分卷一向按卷面取。由此一笔好字就特别重要。”
“比如我们都见过大伯的字、红枣女婿谢尚的字、甚至还有谢十三老爷字。同府试第一场,我大伯、谢十三老爷、谢尚一样全部答对,但谢尚取头名,十三老爷取第二十名,大伯取第三十二名,难道只是因为运气?”
李高地无言以对。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李贵雨感慨:“这一个人字的好坏,功夫多在平时,几乎与考运无关。”
“自从中秀才后,大伯这几年都在练字,且这字也是越写越好,肉眼可见的比贵林都好了——似咱们祠堂春联,历年都是贵林哥写,独今年族长请了大伯来写。”
这是腊月头氏族集资时候的事,李满仓当时也在场。
李满仓一直以为李丰收这么做是为恭维抬举李满囤,现听李贵雨这样讲,不免惊讶:“你大伯的字真这么好?”
李贵雨苦笑:“祠堂大门是一族脸面,新新头上的,族长为讨‘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口彩,如《月出皎兮》,牢记网址:m.1.何能拿这个做情?”
想起李丰收一贯的为人处事,李满仓默。
眼见李高地、李满仓都不说话,日常拿李贵雨跟陈玉较劲的于氏只能自己问:“那陈玉呢?”
“我记得县试第二场,他成绩并不如你,还不是府试、院试都中了?”
“第二场陈玉就只落后了我一名,我十三,他十四。”李贵雨直言不讳道:“一名之差,可能差一道题,也可能只是我的字更合咱们县太爷的意——如此换个考官,比如府试,名次就可能变了。”
“但陈玉第一场县第九比我县第十五好了六个名次——这一场我不过错了一道,而陈玉则可能全对。”
于氏气李贵雨灭自己威风,长陈玉锐气,不悦道:“贵雨,刚你自己说了,也才差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