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胡匪倭寇

滕王阁前传 西马女王 2503 字 1个月前

要知道大隋以前的王朝都是皇室与士大夫共掌天下,士大夫又来自儒林士子,天下士子又分为世家士子和普通士子,世家士子是世家大族里走出来的读书人,普通士子就是没有家族背景的普通百姓中的读书人。

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士子封官容易,为官治理天下有家族支持容易出成绩,升迁道路顺畅;反观普通士子,封官不易,单枪匹马治理天下做出成绩更是不易,偶然有人真能做一些不世之功,成绩斐然,晋升到更高职位,发现还是孤立无援。

对于普通士子来说,想要出头最便捷的路子就是依附于世族大家,依附于世家大族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作为回报他们得听从世家大族的安排,为世族大家谋取利益。

翻开历史,势力庞大的世家大族掌握朝纲的例子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还会谋朝篡位,直接登上皇位。鉴于此,大隋开皇开恩科,招揽天下优秀士子为朝廷所用,如此也能越过世家大族招揽普通士子中杰出人才。

据说朝堂上宣布此事儿的时候还有人骂开皇忘恩负义、卸磨杀驴,说世家帮他刚抢完女婿的皇位就反过头来就对付世家!各大世家纷纷出言反对,反抗形式花样百出。尽管如此,还是没能阻挡住恩科的开设,经过杨隋一朝两代天子,经李唐两代天子至今,科考入士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入士方式。

李元婴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士林,他是想干什么?是要将新政彻底贯穿到底,进一步打压当地的世家大族?还是李唐朝廷又推出了针对世家大族的新政?事关天下世家大族,作为范阳卢家长房的卢承庆心下警惕起来。

“岭南道甄选士子采用的是旧制,各州道自行选用士子为官,优秀者可以被推荐入朝为官,岭北的我们也可以再次启用旧制,允许洪州七州一府遵循旧制选用一定数额士子,这样在保持世家士子与乡贡士子的既定数额基础上,又多了旧制选出来的士子。如此,洪州的士子数额相比只靠新制就多了数额。”李元婴说道,说完这条他没有继续往下说,眯着眼睛看着卢承庆。

卢承庆思索一番,点点头。

虽然开科举打破了皇室和世家共掌天下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普通士子参与治国,但是科举并不是只对普通士子开设的,世家士子也能通过科考入士,占据了一部分名额。纵观天下士大夫世家士子占了大多数,入士后更有普通士子封官后倒戈世家大族一方,依附于他们,这样说来皇室真正笼络的人才并不多,并没有完全打破与世家共掌天下的局面。

尤其是在洪州新政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的时候实施旧制,可以说李元婴在倒行逆施,公开反对李唐王朝的新政,在帮助世家大族打李唐王朝的脸,卢承庆乐见其成。

“其二,鼓励一些士子参加书学、算学、律学科举,多为朝廷输送一些这方面的人才。我个人出资成立一个画学书院,招收士子,家境贫寒、资质好,肯吃苦上进的士子可以免除束脩,生活由书院负担。”李元婴见卢承庆不说话,又说出了第二条。

“滕王殿下高义,卢某替洪州士子谢谢滕王殿下。”卢承庆拱手称赞。

这一条无关紧要,科考除了已经停考的秀才科,明经科与进士科是众多士子最为看中的,象书学等其他科参考士子人数少之又少,即使能培养出这方面的人才,他们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几乎不可能担任要职,更多的是副手,甚至于毫无地位可言的吏人。

李元婴推崇这条,要是做好了,朝廷也不会少了他卢承庆的功劳,他没理由反对。不但不反对,还要极力赞成。

“其三嘛,就是科考的事儿了,这次春闱之后科考要有大的变动。”李元婴往前探探身子,眼睛看着卢承庆没继续多说。

“滕王殿下可是指的《五经正义》?”卢承庆思索良久才慢慢说道。

秀才、明经和进士三科考试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以哪家的经典注释为考试蓝本。

儒家经典流传至今已经变得晦涩难懂,儒林大大小小的名士注释经典又各不相同,他们又做不到说服其他人,只能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此之间喋喋不休地争论,互相攻讦。朝廷对此也无好的办法,就由着他们去争论,经过若干年的争论,不断地兼并融合,到李唐太祖和太宗两朝形成南北两大阵营,北方以孔颖达为首的先师派阵营,南方以马嘉运为首的革新派阵营。

多年来南北儒林争来争去,互有胜负,谁也说不了谁。对此朝廷不胜其烦,到了太宗皇帝李世民这里,他下令弘文馆,召集南北如林明宿集体修书,最终确认孔颖达博士一众德高望重的人整修《诗》《书》《礼》《易》《春秋》,统一内容作为明经科考的标准书,帖经考试内容就从这里面摘选。

贞观十六年《五经正义》完书了,只是尚未推行就被以马嘉运为首的一众学者联名反对,认为先师正统随着“衣冠南渡”已经南迁,音律如此,其他也是如此;北方遗民的所谓的正统掺杂了五胡的东西,变味了,内容还有待勘误,他们拒不承认正统地位,无奈之下朝廷让他们勘误,又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成书,由于被删改内容多偏向于南学,成书后又被长孙无忌和于志宁再次修改,终于尘埃落定。最近这几年朝廷上商讨最多的就是何时推出《五经正义》,最终定下来是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