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3年,即同光元年的五月辛酉日,夜幕低垂,黄河之上波涛汹涌。梁将王彦章率领着一支精锐的水军,从杨村悄然出发,沿着黄河顺流而下。他们的目标,是切断德胜的浮桥,并攻打南城。德胜,作为后唐的重要据点,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而王彦章,这位梁国的勇将,决心要在这里为梁国夺回一片天地。
夜色中,王彦章的水军如幽灵般穿梭在黄河之上。他们动作迅速,配合默契,很快就切断了德胜的浮桥。随后,他们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对南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南城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王彦章的猛烈攻势下,最终还是失守了。
李存勖得知德胜南城失守的消息后,立即做出了反应。他命令中书焦彦宾迅速赶到杨刘,坚守该城,确保这一战略要地不失。同时,他还命令朱守殷拆除德胜北城的房屋木材和攻城器具,顺流而下,以支援杨刘。朱守殷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起来。他指挥士兵们将拆毁的房屋木材编成木筏,将步兵安置在上面,准备随时支援杨刘。
然而,德胜的失守也给后唐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当时,德胜军需用的草料、谷物、木柴、炭火等物资多达数十万,由于情况紧急,这些物资在撤离过程中损失了近一半。这对于后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王彦章在占领德胜南城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率领水军沿河而下,两岸分别行军,每当遇到转弯或水流汇聚之处,双方就在河中交战。箭雨如注,有时整艘船都会覆没,战斗此起彼伏,整日百战。王彦章的军队虽然勇猛,但在这样的激烈战斗中,也损失了大半。
已巳日,王彦章、段凝率领大军攻打杨刘南城。焦彦宾与守城将领李周拼力坚守,他们深知杨刘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梁军昼夜不停地攻击,从四面八方同时进攻,但始终无法攻下杨刘。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杨刘之南扎营,东西绵延数十个营栅,形成了对杨刘的包围之势。
面对梁军的围攻,李存勖并没有慌乱。他深知,只要杨刘不失,后唐就有反击的机会。于是,他开始筹划如何解救杨刘,打破梁军的包围。
六月己亥日,李存勖亲自统军来到杨刘。他登上城墙,远眺梁军。只见梁军重重壕沟、层层堡垒,以断绝通路。李存勖心中明白,这是一场硬仗,必须全力以赴。
于是,李存勖挑选了勇士手持短兵器出战。他们个个英勇善战,不畏生死。然而,梁军在城门外连绵弯曲地挖掘小壕沟,在其中埋伏甲士。等李存勖军队到达时,梁军弓弩齐发,李存勖军队中很多人中箭受伤,无法前进。
李存勖对此感到忧虑,他深知如果不能打破梁军的包围,杨刘将危在旦夕。于是,他向郭崇韬询问对策。郭崇韬是后唐的智囊之一,他沉思片刻后,建议李存勖在下游靠河筑垒,以解救郓州。同时,他还建议李存勖每天派勇士挑战,十天之内,如果敌军不来应战,营垒必定能建成。
李存勖认为这个计策很好,立即命令郭崇韬与毛璋率领数千人半夜前往博州渡过黄河。他们昼夜督促工役,经过六天的努力,营垒即将建成。这个新垒对于后唐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能够为杨刘提供支援,还能够打破梁军的包围。
戊子日,梁将王彦章、杜晏球率领数万士兵,早晨时压迫李存勖的新垒。他们深知这个新垒对于后唐的重要性,也明白一旦攻下这个新垒,杨刘就将成为囊中之物。
当时,虽然新垒的板筑已经完成,但城墙还很低矮,战具尚未完备。沙城松散,难以抵御梁军的猛烈攻击。王彦章列骑兵环城,残酷地驱使士兵,让步兵填平壕沟登上城墙。他又在上游放下十多艘巨舰,扼断了渡河之路。
从早晨到中午,梁军百般攻击,城中形势危急。李存勖从杨刘率领军队在西岸布阵,他深知自己必须亲自出马,才能鼓舞士气,稳定军心。城中的人看到李存勖亲自率军前来支援,大声欢呼起来。
李存勖停船准备渡河,他的出现让后唐士兵们士气大振。而梁军看到李存勖亲自出马,也感到了一丝畏惧。他们深知李存勖的勇猛和智谋,也明白自己并不是他的对手。
就在这时,后唐军队发起了猛烈的反击。他们奋勇杀敌,不畏生死。梁军虽然勇猛,但在后唐军队的猛烈反击下,逐渐陷入了被动。最终,梁军无奈之下只能解围,撤退到邹家口。
公元923年,即同光元年的五月辛酉日,夜幕低垂,黄河之上波涛汹涌。梁将王彦章率领着一支精锐的水军,从杨村悄然出发,沿着黄河顺流而下。他们的目标,是切断德胜的浮桥,并攻打南城。德胜,作为后唐的重要据点,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而王彦章,这位梁国的勇将,决心要在这里为梁国夺回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