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苏烈也没有忘记士兵们的辛苦。他向曹操请求,为参与奇袭的士兵们颁发丰厚的奖赏。曹操欣然同意,他在军营中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犒劳这些英勇的士兵。在庆功宴上,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为自己的胜利而自豪,同时也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而在联军方面,据点被袭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孙权和刘备都大为震惊,他们对曹军的这次奇袭行动感到愤怒和无奈。联军内部原本就存在的矛盾因为这次失败而进一步加剧,将领们互相指责,都认为是对方防守不力才导致了据点的失守。
孙权和刘备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他们一方面加强剩余据点的防御,另一方面试图修复内部的矛盾,以便更好地应对曹军的威胁。但此时,联军内部的信任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想要重新团结起来并非易事。
在荆州的百姓中,曹军奇袭成功的消息也迅速传开。百姓们对曹军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一些原本对曹军持观望态度的百姓开始倾向于曹军。苏烈看到这种情况,知道这是一个争取民心的好机会。他建议曹操在荆州采取一些安抚百姓的措施,比如发放粮食、修缮房屋等。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曹军在荆州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为曹军在荆州的长期统治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随着局势的发展,苏烈意识到,荆州的战局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曹军在这次奇袭后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联军也不会轻易罢休。未来的战斗将更加激烈,而曹军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这场争夺荆州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曹操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刻,苏烈再次肩负起了曹军的希望,他将继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曹军在荆州的战略布局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之后的几天里,苏烈亲自监督士兵们对缴获物资的整理和分配。他深知这些物资对于曹军的重要性,无论是粮食还是兵器,都将成为曹军继续战斗的有力保障。粮食被妥善地储存在营地的粮仓中,由专人负责看守和管理,确保不会受到敌军的破坏或盗窃。兵器则被分发到各个需要的营队,一些损坏的兵器被送到工匠营进行修复和改良,以便再次投入使用。
对于在奇袭中表现出色的士兵,苏烈不仅为他们争取到了物质上的奖赏,还在军中大力宣扬他们的英勇事迹。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励更多的士兵在未来的战斗中奋勇向前。在军营的宣传栏上,贴满了这些英雄士兵的画像和事迹介绍,士兵们在训练之余都会围聚在一起观看,眼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同时,苏烈也没有放松对情报工作的关注。他知道,联军在遭受奇袭后,一定会改变他们的情报传递方式和军事部署。他派出更多的情报人员,深入联军控制的地区,试图获取最新的情报。这些情报人员有的伪装成难民,在联军据点附近乞讨,趁机观察联军的动向;有的则利用商人的身份,与联军内部的一些人进行交易,从侧面获取情报。
在一次情报收集行动中,一名情报人员带回了一个重要消息:联军正在集结一支精锐部队,准备对曹军的一个重要据点进行报复性袭击。苏烈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与曹操商议对策。他们决定在联军必经之路上设伏,给联军一个迎头痛击。
苏烈亲自挑选了设伏地点。这是一个位于山谷中的狭窄通道,两边是陡峭的山崖,地势险要。他在山谷两侧的山崖上安排了大量的弩箭手和投石车,在山谷入口和出口处设置了隐藏的障碍和陷阱。同时,他还在山谷内布置了一支步兵部队,准备在联军进入山谷后,从正面与联军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