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设伏行动的成功,苏烈进行了多次的模拟演练。他让士兵们熟悉山谷的地形和作战计划,确保在战斗中能够准确地执行命令。在演练过程中,他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作战计划,比如弩箭手的射击角度、投石车的发射时机以及步兵部队的冲锋路线等。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曹军严阵以待,等待联军的到来。终于,联军的精锐部队出现在了山谷入口。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似乎也察觉到了周围的异样。但联军将领认为,曹军不会这么快就得知他们的行动,所以还是继续率军前进。
当联军大部分兵力进入山谷后,苏烈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弩箭手和投石车同时发动攻击。弩箭如飞蝗般射向联军,投石车抛出的巨石如雨点般砸下。联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许多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弩箭射中或被巨石砸中,伤亡惨重。
联军将领试图组织反击,他们指挥士兵向山谷两侧冲锋,试图突破曹军的防线。但曹军在山崖上的防御十分坚固,联军的冲锋一次次被击退。同时,山谷内的步兵部队也开始向联军发动攻击。曹军步兵手持长枪和盾牌,如铜墙铁壁般向前推进,与联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战斗中,苏烈身先士卒,他带领一支骑兵部队从山谷的一侧绕到联军的后方。当骑兵部队出现在联军背后时,联军彻底陷入了恐慌。苏烈率领骑兵如旋风般冲入联军阵中,他们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所到之处联军士兵纷纷倒下。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联军的这次报复性袭击被曹军成功挫败。曹军再次取得了重大胜利,缴获了大量的联军兵器和物资。这次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曹军在荆州的优势地位,也让联军意识到,曹军已经今非昔比,想要夺回荆州并非易事。
在连续的胜利之后,曹军的士气空前高涨。但苏烈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知道,战争的局势依然变幻莫测。联军虽然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但他们仍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并且可能会改变战略,采取更加隐蔽或者意想不到的手段来对抗曹军。
苏烈继续加强曹军的训练和防御。他在训练中增加了更多的实战演练内容,让士兵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战斗情况。同时,他对营地的防御设施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增加了了望塔的数量,在营地周围挖掘了更深更宽的壕沟,并在壕沟内设置了尖刺和陷阱。在情报工作方面,他建立了一个更加严密的情报网络,确保能够及时获取联军的最新动向。
在荆州的局势逐渐向曹军倾斜的情况下,苏烈也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扩大曹军的优势。他向曹操建议,可以在荆州的一些地区实行屯田制,让士兵们在不打仗的时候进行农业生产,这样既能解决粮草问题,又能让士兵们与当地百姓更加融洽地相处。曹操对这个建议非常感兴趣,他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屯田制,效果显着。
随着屯田制的推行,荆州的经济也开始逐渐复苏。百姓们看到曹军不仅能保卫他们的安全,还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对曹军的支持度越来越高。而曹军在有了充足的粮草供应后,也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联军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苏烈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荆州的战争还远未结束,曹军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对荆州的完全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