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选卷子

农家喜宝 豆豆福福 2467 字 1天前

“回陛下,臣已将前十二甲的卷宗整理完毕,特来呈交圣裁。”崔明远小心翼翼地将一叠密封好的卷宗呈上。

“赐座。”

“谢陛下。”

屋内立在阴暗角落的两个小太监闻言,立刻动身,一个去搬凳子,一个上前去给皇帝拆开卷宗,站在一旁伺候笔墨。

皇上扫视着案上一叠堆得整整齐齐的试卷,坐下慢慢看了起来。

虽是白日,但是御书房还是点了琉璃灯,灯芯燃着,在玻璃罩子里发出一声“噼啪”的声音,几个宫女无声无息的进来,将灯芯挑了挑,剪短了一些,使灯光更明亮,又悄无声息的退下。

御书房内设华丽精美,光亮通透,但气氛却如静水深流,似乎有块无形的石头压着,叫人不敢放肆。

偌大的屋中,只有皇帝翻阅卷宗时偶尔传来的纸张轻响。

崔明远端坐在一旁,虽得了“赐座”的恩典,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手中端着茶盏,动作极其轻缓,茶水温热的雾气氤氲而上,这次会试的选拔结果,他虽已尽力审慎,仍不免担心是否会有疏漏之处,难以符合圣意。

不知等了多久,眼见天由明转暗,宫女又来换了好几盏灯,皇上才道了句:“今年的才俊倒是不少。”

他的一侧摆着几张卷子,见崔明远还端坐在那,便笑道:“爱卿来看这几份卷子,可有什么见解?”

崔明远躬身接过卷子,仔细观看,能被皇上选出来的卷子,自然是上上流,

“这几张卷宗的字迹都工整隽秀,各有风格,又立意开阔,文辞精妙,读来如行云流水,陛下的眼光属实是尖锐。”

有的没的先拍一拍龙屁再说。

皇帝一张脸看不出喜怒,身居高位,每日听到的奉承数也数不完,不管文臣武将,奉承的区别不过是文臣含蓄一些,武将直白一点,但对于他来说,那些都是些杂乱的声音。

臣子觉得他喜怒无常,难以捉摸,才不敢有什么小心思。

皇帝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的抬眸看了崔明远一眼,他不喜废话,也不喜欢别人答非所问,更不喜欢重复。

崔明远心头一凛,立刻意识到皇帝的不悦,却不敢表露半分。

他后背濡湿了,不敢再废话,再次低头细细翻阅这几篇卷宗,目光在字里行间扫过,挑出来的卷子他已经看了数遍,早已烂熟于心。

当看到其中一张的时候,崔明远还是不由怔了怔,随即暗暗斟酌措辞。

片刻后,崔明远稍稍俯身,沉声道:“陛下明鉴,这几篇文章皆堪称绝佳,然臣见识浅薄,私以为,仅从文章中尚难完全窥见其人之才德。

“若论文章立意与文辞之上,一百零九号考生确实才情横溢,其文章气度非凡。然其人出身世家,才名早已颇着,且....担任国子监助教之职,不免让臣担忧,其是否会因才骄矜,难以真正体察百姓疾苦。”

他暗暗地上眼药。

十二张卷子上都没有写名字,对应的名单只有两个人能看,一个是崔侍郎,一个就是皇上。

只有十二张卷子都定下来封好了,上面的考号抄写好交上去了,崔侍郎才能看一眼对应的名字。

天知道他看到司马文和表兄弟的名字有多怄气,更气愤的是还是他自己亲手选出来的。

然而也没法改了,没想到皇上也挑中了李修。

皇帝闻言未作声,只是静静看着崔明远,似在等待他继续。

崔明远抬眼,见皇帝神色如常,便接着说道:“至于三千四百二十八号考生,此人文章虽无太多华丽之辞,却句句切中当下民生之要,尤其是文中提及的赋税改革与水利治理,更是切合当下国情。臣以为,此人虽寒门出身,却有大才,若能加以提拔,或许能为朝廷分忧。”

皇帝听到这里,出声道:“寒门子弟,若骤然得高位,是否容易心生惶恐,不堪其任?”

崔明远微微一怔,随即顺着皇上答道:“陛下之虑极是。文章毕竟是文章,若只会纸上谈兵,那到底是可惜了这份才情。”

皇帝微微颔首,他不急着开口,示意崔明远继续说下去。

崔明远连忙接道:“一千零九十号考生之文中正平和,颇有儒家风采,文笔扎实平和,对中庸之道理解的十分透彻,正是朝廷安定所需。”

皇帝听他挨个儿评完所有卷子,看不出神色,西洋钟滴答滴答的声音格外的清晰,崔明远不知道自己答得是否合陛下心意,只听上首传来声音:“天晚了,朕也有些乏了,用完膳再走吧。”

崔明远心头一震,连忙起身,恭敬地应道:“臣谢陛下恩典。”

夜色深沉,崔明远走出御书房时,天已经黑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