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一个就已足够。
赵嫣看着赵茗,忽然觉得,若是老天苛待他,就应该取走赵茗的性命。
而今赵茗还活着,他缘何怨憎命运不公?
昏沉的赵茗永远不会知道,他对于自己的兄长意味着什么。
童章在军帐外端正跪立,身长八尺的大汉褪下战袍,身负的荆条扎穿血肉。
楚钦抬眸看他,“守在此处做什么?”
童章看了楚钦一眼,拱手道,“殿下,属下今日前来效仿古人负荆请罪。”
楚钦挑眉,对童章道,“你如何知?”
童章端跪不起,“我其实有些猜测,却不敢确定,直到见那人进了赵茗的军帐。”
童章是西北军中除赵茗楚钦外唯一与曾经的内阁首辅赵嫣近距离接触过的人,且那少年通风报信的手书经他手转交于秦王,信称故友,却无他物自证。信上蜜蜡所封之手法可看出京中人士所为。
收信之后的秦王神情大变,审问那送信少年的时候屏退左右,连夜带黑甲过江。
后与秦王同去的黑甲五人折三人,此二人回营后相关诸事闭口不谈,未过多久秦王归来,剑拔弩张的对岸传来朝廷谈和的消息,其中种种惊心动魄。
朝廷为平西北军心意以荣家祭旗,方定下谈和大局,童章随大军西征,突厥王都一战之后秦王亦先于大军往冀州去,带回一位病弱公子,且与赵茗似有关联。
能与赵茗相关,又与秦王往来甚密的人,除了曾经惨死的内阁首辅还有什么人?
若是赵嫣,他在这次谈和中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是否又与赫连丹之死相关?
童章虽不知赵嫣与秦王是何关系,却知赵嫣诸事秦王应当很早便知道一些,所以才处处维护,斩杀宁王的时候法场百姓暴动,也是秦王派他亲自过去护送,当时童章说了些不好听的话,后来知道实情,对赵嫣所行所为十分敬佩,为曾经口不择言心中自责不已。
“日后大人若是有何差遣,童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