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没等三天,第二天,米价就开始直线下跌。

原因是莲花坞的存粮竟然被放出来了。

莲花坞存粮数十万石,哪怕供应十万军马都够。

数量这么庞大的粮食涌入市场,米价瞬间跌到最高点的十分之一。

又过一天,外地商队陆续抵达,粮食在各大米行堆积如山,米价直接跌破谷底。

甚至比日常价还要低上三成。

灾荒前的日常价是一吊铜钱一石米。

随着粮商不断涌入,均价变成七百文一石米。

在部分米行,如果购买量大,甚至四五百文就能买到一石米。

原本谩骂连天的百姓,在将家里的米缸囤满以后,不满都变成了赞美,怒气都变成了欢笑,

“真不敢相信,荒年竟然还能买到这么便宜的米。”

“还是今年的新米呢。”

“秤也是足的,一点虚都没有。”

“我在丰京生活了几十年,第一次遇到这种事。”

“听说是陆家的人向皇上提的意见。”

“陆家?陆家哪位?那位朗月清风的陆令君吗?”

“听说不是……”

惊掉下巴的除了城里百姓,还有大司农的官吏,以及城里准备大赚一笔的粮商。

原本对陆辞的意见不屑一顾甚至持否定态度的司农丞,看着节节往下跌的米价,不可置信,

“竟然都被陆长离言中了。竟有这种神机妙算之人……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个书院掌教,怎么还懂这些……原先都说这陆二公子是个混不吝,当街斗殴打人,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

见司农丞在那里自言自语,几个部丞提醒道,

“长官,我们是不是该去拜谢一下陆令君和陆二公子?毕竟除了这件事,陆二公子还帮了我们不少。”

司农丞连连点头,

“走,准备礼物、带上帖子,现在就去。”

大司农是喜,米商是忧,忧到睡不着觉。

之前米价一路看涨,势头大好,手里有米的都想再放放,等价格更高时再卖出去。

有些贪心的,想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甚至花费重金买进高价米,准备等再涨一波是卖出去。

比如裴家,本来就有几囷粮,见涨,不出,反而买进。

裴方德并非不知外地粮商正在涌入,但他想等粮商涌入前,米价最高点,再抛售。

哪知,莲花坞的粮放出,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不管是囤粮,还是后来买进的粮,在形势面前、只能全部贱卖。毕竟今年不卖,到明年成了陈米,价格更低。

赚钱生意做成了赔钱生意。

裴方德悔得几天没吃下饭。

要不是裴家家底厚,一般人家都经不起这种波折。

建章院里,解恕拍着手一路蹦蹦跳跳跑进来,扯着嗓子叫,

“师父,师父!快去看!十几个学官、先生在崇文馆门口搭起台子念道歉信。”

“那阵仗,比唱戏还有趣。”

“安掌教可真行,写得老长老长了,文绉绉的,我都听不懂。”

“看热闹的人可多了,学生老师都到了,掌院也去了。场面火爆极了!”

他声音大,叫得满院子的人都听到了。

各个伸出脑袋来听热闹。

只陆辞、萧彧和裴贤几个没理他。

三个人正坐在树下看什么东西。

陆辞随口应着,

“我就不去了,给安礼正留点面子。”

解恕对陆辞的回答颇为失望,这么大的热闹,他们竟然这样冷淡。

安掌教平常可是眼高于顶,错过这次,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看到安掌教低头呢。

不过他对他们手上的东西更好奇,凑过来,

“你们在看什么呢?怎么一堆帖子?”

陆辞和萧彧都很专注、各怀心思的表情,都不想理他。

裴贤解释,

“这里的帖子,一个是掌院送来的,一个是司农丞送来的,一个是丞相府送来的,都是邀请先生去参加龙舟和花灯节。”

解恕,“???”

他们院里一向与世隔绝,无人拜访,一下竟来这么多帖子?